云开·kaiyun体育(中国)官方网站-Kaiyun登录入口

DB3201T1211-2024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节能量核定技术规程docx-kaiyun体育官方网页
您好,欢迎访问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0591-87753458
kaiyun体育官方网页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DB3201T1211-2024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节能量核定技术规程docx
发布时间:2024-10-20 22:51浏览次数: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建科鉴定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市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季柳金、李林、万霆、谢莺子、蒋冬梅、谢文婷、陈建宇、高远、徐晓荔、张帆、袁浩、徐翔、胡明明、金顺、单俊达、许桥伟、左萍萍。

  DB3201/T1211—2024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节能量核定技术规程

  本文件从基本规定、核定程序、核定内容、核定方法等方面规定了既有公共建筑(群)实施节能改造或采取节能管理措施的节能量核定具体工作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运行管理等进行能效提升的节能效果核定。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建筑使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能源,用以维持建筑环境的能源消耗(如供暖、制冷、通风和照明等)和各类建筑内活动(如办公、商业、酒店、医疗、体育、文化等)的能源消耗。不包括特种功能用能系统的能耗(包括医疗卫生建筑的大型医疗设备与系统、科研教育建筑的大型实验仪器与系统、信息数据中心的大型机房设备与系统等)。

  对既有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运行管理等实施节能、节水改造的活动。

  实施能效提升所影响的建筑或各用能设备(系统)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界线。本文件中,除特殊说明外均为项目边界内的建筑或各用能设备(系统)。

  在建筑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前,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及预期节能效果进行评估的活动。

  在建筑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完成且正常运行后,对项目节能措施实施情况及节能效果进行评估的活动。

  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条件下,核定期内建筑或各用能设备(系统)能源消耗减少的数量。

  通过收集建筑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前后的能源(电、天然气、水等)账单,分析建筑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前后建筑或各用能设备(系统)的实际能耗以核定节能量的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测量建筑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后建筑或各用能设备(系统)与能耗相关的关键参数,计算、分析建筑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前后建筑或各用能设备(系统)的能耗来核定节能量的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专业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计算建筑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前后建筑或各用能设备(系统)的能耗,用以辅助账单分析法或测量计算法来核定节能量的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节能量核定机构对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进行定量计算及分析的活动。

  4.1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对象为建筑围护结构或建筑内单一的用能设备(系统)或建筑内多个用能设备(系统),基准期和核定期的核定对象、项目边界等应保持统一性和可比性。

  4.3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包括预评估、终评估两个阶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a)预评估阶段,节能量核定机构依据建筑现状、能效提升实施方案等,计算建筑基准期能耗,预估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后项目的节能量;

  b)终评估阶段,节能量核定机构依据能效提升措施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以及不少于1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的建筑运行能耗数据等,分析建筑核定期能耗,评估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后项目的节能量。

  4.4已安装分项计量装置及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项目,节能量核定可优先选用计量数据,计量数据应完整、准确。

  4.5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时,当影响用能设备(系统)能耗的建筑使用量、运行时间等主要影响因素或建筑部分功能发生较大变化时,应以核定期内的运行工况为标准工况,对基准期能耗进行修正。4.6对采用多种能源的建筑进行节能量核定时,能源计量单位应统一采用标准煤。常用能源折算系数按照附录A取值。

  4.7节能量核定机构应对能效提升项目的能效提升实施方案、完成情况以及节能效果等进行核定,并出具节能量核定报告,报告模板见附录A。

  5.1.1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分为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前的预评估阶段和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后的终评估阶段。节能量核定工作程序见图1。

  b)预评估时对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前的基准期能耗进行账单搜集,对能效提升实施方案进行审核评估,重点核查实施方案对建筑现状描述的真实性,节能诊断及节能潜力分析的准确性,能效提升措施的合理性,评估项目的预期节能量、节能率,并出具预评估报告;

  c)终评估时对能效提升方案实施情况开展现场核验、资料搜集等工作,重点核查能效提升措施是否按照预评估提出的能效提升方案实施,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评估指标,评估项目的节能量、节能率,并出具终评估报告。

  5.1.3节能量核定前应针对项目的基本条件和委托单位提供的材料,选择并确定合适的核定方法。

  5.1.4节能量核定应同时核查资料的完整性、能源消费账单的真实性、关键设备或材料关键参数的有

  5.1.5现场核查时,节能量核定机构、委托单位、业主单位、物业管理单位、能效提升实施企业等有关单位宜同时在场。

  5.2.1预评估应采用资料检查和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的建筑现状数据、能效提升实施方案进行核查,当现场核查数据与实施方案中的数据不一致时,应以现场核查确认后的数据为准。

  5.2.2当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前的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参数、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性能系数、电气照明功率密度等必要数据难以获得时,可进行现场测试,将测试结果作为评估的基础数据。

  5.3.1终评估应采用资料检查和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预评估阶段提出的能效提升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核查,重点检查实施后建筑和各用能设备(系统)性能参数、运行状态及节能效果。

  5.3.2当能效提升措施实施过程中建筑的使用功能发生改变或无法得到一个标准工况的计量数据时,可进行现场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作为评估的基础数据。

  6.1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应按项目进度和专业内容分别开展资料核查、现场勘验、测试分析、综合评估等工作。

  6.2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专业内容包括: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运行管理等。

  a)外墙、屋面:改造数量(面积)、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是否存在结露、发霉情况。预评估阶段外墙、屋面的热工设计文件;终评估阶段节能材料的进场记录、性能检测报告、施工记录以及节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b)外窗、幕墙:改造数量(面积),玻璃型号、窗框型材。预评估阶段中空玻璃以及型材的选型方案、设计文件;终评估阶段玻璃以及型材的进场记录、性能检测报告、施工记录以及节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c)外遮阳:改造数量(面积),型材、调节方式。预评估阶段外遮阳的选型方案、设计文件;终评估阶段外遮阳的进场记录、施工记录等。

  a)空调冷热源:预评估阶段能效提升方案及设备选型;终评估阶段冷热源设备数量、型号、铭牌参数、合格证、出厂报告、进场记录、施工记录、机组调试报告等;

  b)输配系统:预评估阶段能效提升方案及设备选型;终评估阶段水泵等设备数量、型号、铭牌参数、合格证、出厂报告、进场记录、施工记录、调试报告等;

  c)空调末端系统:预评估阶段能效提升方案及设备选型;终评估阶段空调箱、风机盘管等设备数量、型号、铭牌参数、合格证、出厂报告、进场记录、施工记录等;

  d)系统运行工况:终评估阶段设备(系统)的运行时间、运行数据、管理水平、性能检测报告等。

  a)变压器、补偿装置:预评估阶段变压器等设备的能效提升方案;终评估阶段变压器等设备数量、铭牌参数、合格证、出厂报告、进场记录、施工记录等;

  b)照明灯具:预评估阶段照明灯具的能效提升方案;终评估阶段灯具数量、功率、合格证、出厂报告、进场记录、施工记录等;

  c)动力系统:预评估阶段动力系统的能效提升方案;终评估阶段设备数量、铭牌参数、合格证、出厂报告、进场记录、施工记录、调试报告等;

  d)系统运行工况:终评估阶段设备(系统)的运行时间、开启方式、运行数据、管理水平、性能检测报告等;

  e)建筑分项能源消耗数据:照明插座用电、暖通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特殊用电等。

  a)用水器具:预评估阶段的能效提升方案;终评估阶段用水器具数量、型号、合格证、出厂报告、水效标识、进场记录等;

  b)系统运行工况:终评估阶段的运行时间、控制方式、运行数据、管理水平等。6.8可再生能源系统核定内容包括:

  a)地源热泵系统:预评估阶段设计方案;终评估阶段地源侧系统打井数量、施工记录等,其他设备情况及运行工况参照6.5核定;

  b)太阳能光热系统:预评估阶段设计方案;终评估阶段设备数量、铭牌参数、出厂报告、进场记录、施工记录、运行数据、管理水平、性能检测报告等;

  c)太阳能光电系统(及风力发电):预评估阶段的设计方案;终评估阶段设备数量、铭牌参数、出厂报告、进场记录、施工记录、运行数据、管理水平等。

  7.1.1节能量核定时,能效提升项目宜经过12个月及以上时间的正常运行,最少应运行一个完整的供暖或空调工况。

  7.1.3项目能效提升措施实施后正常投入运行满一年,有完整、连续能源使用账单的,优先采用账单

  7.1.4采用账单分析法时,应确保在能效提升前、后具备至少一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下的计量账单数据,计量账单数据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应完整、准确。

  7.1.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确实无法采用账单分析法进行全年节能量核定时,可采用账单分析法、测量计算法、模拟计算法共同核定:

  b)由于相关原因,无法获得能效提升前后至少一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下的计量账单数据;

  c)对能效提升的某一设备(系统),该设备(系统)与其他设备(系统)没有分开计量;

  7.1.6采用账单分析法、测量计算法、模拟计算法共同核定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c)对于不足12个月的剩余月份可采用测量计算法加模拟计算法分析能耗。7.1.7采用测量计算法应符合以下规定:

  a)应对影响建筑和设备(系统)运行能耗的关键参数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标准相关规定;

  b)建筑和设备(系统)能效提升前后应在相近的运行工况下采用同样的检测方法进行性能检测;

  c)建筑和设备(系统)关键参数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7.1.8采用模拟法计算能耗应满足以下要求:

  b)无法获得能效提升前建筑和设备(系统)一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下的计量账单数据。

  7.1.9当一个项目需要采用多种核定方法逐项累计进行节能量核定时,建筑围护结构和用能设备或各

  单个用能设备(系统)之间无明显的相互影响,各部分节能量可按7.2节计算。7.1.10节水量的核定应采用账单分析法。

  E=Eb?Er+?E····················································(1)

  W=Wb?Wr+?W·················································(2)

  Wb——基准期水耗(m3);Wr——核定期水耗(m3);△W——用水修正量(m3)。

  7.2.2.1采用能源公司提供的能源账单核定节能量时,应按公式(3)计算节能量:

  E=?E+Σ(Ebj?Erj)··············································(1)

  Ebj——基准期的第j月能耗(kgce);Erj——核定期的第j月能耗(kgce)。

  7.2.2.2采用用能设备(系统)分项计量数据核定项目节能量时,应按公式(4)计算节能量:

  Eri——核定期的第i项分项能耗数据(kgce);△Ei——第i项分项能耗修正量(kgce);

  7.2.3.1.1项目围护结构进行能效提升的,应首先计算出围护结构对建筑供冷、供暖负荷的影响,然后通过负荷计算出供暖供冷系统的节能量来体现围护结构的能效提升效果。负荷影响分析可以采纳第三方研究报告或应用负荷模拟软件进行计算。

  7.2.3.1.2围护结构进行能效提升,且供暖空调系统不采用节能措施时,其节能量按公式(5)计算:

  Ees=×Eb_?+×Eb_c×Ae×K1····························

  Ees——围护结构改造产生的节能量(kgce);Qb_h——基准期建筑年供暖负荷(kWh);

  Qr_h——核定期建筑年供暖负荷(kWh);Qb_c——基准期建筑年供冷负荷(kWh);Qr_c——核定期建筑年供冷负荷(kWh);Eb_h——基准期建筑年供暖能耗(kWh);Eb_c——基准期建筑年供冷能耗(kWh);Ae——电力标准煤折算系数;

  K1——修正系数,由建筑年耗冷耗热量与空调系统年能耗量的耦合关系确定,在缺乏相关技术资料时可取1.0。

  7.2.3.1.3围护结构进行能效提升,且供暖空调系统实施能效提升措施时,其节能量按公式(6)~(9)

  Ees_?vac=I(?+?)×Ae×K1×K2··························(3)

  Ees_hvac——围护结构和暖通空调系统能效提升的年综合节能量(kgce);Ehvac_t——供暖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kgce);

  Ehvac_o——供暖空调系统其他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kgce);Qb_h——基准期建筑年供暖负荷(kWh);

  Qr_h——核定期建筑年供暖负荷(kWh);Qb_c——基准期建筑年供冷负荷(kWh);Qr_c——核定期建筑年供冷负荷(kWh);

  EERb——基准期供暖空调系统供暖时系统性能系数;EERr——核定期供暖空调系统供暖时系统性能系数;COPb——基准期供暖空调系统供冷时系统性能系数;COPr——核定期供暖空调系统供冷时系统性能系数;

  K1——修正系数,由建筑年耗冷耗热量与空调系统年能耗量的耦合关系确定,在缺乏相关技术资料时可取1.0;

  K2——与末端形式等有关修正系数。风机盘管系统取0.85、全空气系统取0.7、多联机系统取0.95、分体空调取1.00;

  7.2.3.2.1供暖空调系统实施能效提升技术措施,改造内容包括冷热源、空调末端、输配以及其他设备(系统)等。

  7.2.3.2.2供暖空调系统进行能效提升,且围护结构不参与的,系统总节能量按公式(10)计算:

  E?vac=E?vac_s+E?vac_t+E?vac_o··········································(1)

  Ehvac_s——供暖空调系统冷热源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kgce);Ehvac_t——供暖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kgce);

  Ehvac_o——供暖空调系统其他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kgce)。

  7.2.3.2.3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可分为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冷热源设备和燃油、燃气或蒸汽驱动的冷热源设备,两种形式的冷热源能效提升时系统节能量分别按公式(11)、(12)计算:

  E?vac_s1=Eb_?×+Eb_c××Ae×K2························

  Ehvac_s1——供暖空调系统电驱动压缩机冷热源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kgce);Eb_h——基准期建筑年供暖能耗(kWh);

  EERb——基准期供暖空调系统供暖时系统性能系数;EERr——核定期供暖空调系统供暖时系统性能系数;COPb——基准期供暖空调系统供冷时系统性能系数;COPr——核定期供暖空调系统供冷时系统性能系数;Ae——电力标准煤折算系数;

  K2——与末端形式等有关修正系数。风机盘管系统取0.85、全空气系统取0.7、多联机系统取0.95、分体空调取1.00。

  Ehvac_s2——供暖空调系统燃油、蒸汽等驱动冷热源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kgce);

  qb_i——基准期第i台供暖空调冷热源设备的驱动热源流量(燃料m3/h或kg/h、蒸汽MJ/h);qr_i——核定期第i台供暖空调冷热源设备的驱动热源流量(燃料m3/h或kg/h、蒸汽MJ/h);

  Pb_i——基准期第i台供暖空调冷热源设备的耗电功率(kW);Pr_i——核定期第i台供暖空调冷热源设备的耗电功率(kW);

  7.2.3.2.4供暖空调系统的空调末端包括空气调节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区域的排风机组、风机盘管和分体式空调器等多种形式,能效提升时系统节能量分别按公式(13)计算:

  Ehvac_t——供暖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kgce);Ae——电力标准煤折算系数;

  Pb__ji——基准期第j类第i台供暖空调末端设备的耗电功率(kW);Pr__ji——核定期第j类第i台供暖空调末端设备的耗电功率(kW);j——第j类供暖空调末端设备;

  tj_i——第j类第i台供暖空调末端设备全年运行小时数(h);m——第j类供暖空调末端设备的台数。

  7.2.3.2.5供暖空调系统的其他系统包括水泵、冷却塔、风机,当其中某一项实施能效提升措施时系统节能量按公式(14)计算:

  Ehvac_o——供暖空调系统其他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节能量(kgce);Ae——电力标准煤折算系数;

  Pb_i——基准期第i台供暖空调其他设备的耗电功率(kW);Pr_i——核定期第i台供暖空调其他设备的耗电功率(kW);

  7.2.3.3.1照明系统能效提升采用测量计算法核定节能量时,应按公式(15)计算:

  Pbi——基准期第i类照明灯具功率(kW),可以采用检测方法获得;Pri——核定期第i类照明灯具功率(kW),可以采用检测方法获得;

  tbi——基准期第i类照明灯具年运行时间(h);tri——核定期第i类照明灯具年运行时间(h);

  Ki——第i类照明灯具所在建筑类型的同时使用系数;Ae——电力标准煤折算系数。

  7.2.3.3.2当供配电系统的变压器进行能效提升时,年节能量应按公式(16)计算:

  Eby=[pob+pkb×β2?por+pkr×β2)]×t×Ae···························(2)

  Eby——变压器能效提升节能量(kgce);t——变压器的年运行时间(h);

  POb——基准期变压器空载耗损功率(kW);POr——核定期变压器空载耗损功率(kW);PKb——基准期变压器负载耗损功率(kW);PKr——核定期变压器负载耗损功率(kW);β——负载率;

  7.2.3.3.3电梯系统能效提升采用测量计算法计算节能量时,计算方法如下:

  a)加装电梯能量回馈装置的节能量可通过测量能量回馈装置的回馈电能按公式(17)计算:

  Ef1=Wf×Ae·····················································(3)

  Ef1——电梯加装能量回馈装置的节能量(kgce);Wf——电梯能量回馈装置年回馈的电能(kWh);Ae——电力标准煤折算系数。

  b)电梯采用其他技术进行能效提升时,电梯能耗测试应在电梯正常运行工况下进行,其测量点为电梯主开关输出端。应按公式(18)计算:

  Ef2=(Eb_f?Er_f)×tw/t×Ae··········································(4)

  Ef2——电梯采用其他措施进行能效提升的节能量(kgce);Eb_f——基准期电梯测试周期的实测能耗(kWh);

  Er_f——核定期电梯测试周期的实测能耗(kWh);tw——电梯一年内的工作日数;

  7.2.3.4.1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及光伏系统等项目节能量核定,当有计量表具时应优先采用表具数据;无表具数据时应按GB/T50801检测计算得出各系统参数数值。

  Egh——采取地源热泵产生的节能量(kgce);Qb_h——基准期建筑年供暖负荷(kWh);

  Qr_h——核定期建筑年供暖负荷(kWh);Qb_c——基准期建筑年供冷负荷(kWh);Qr_c——核定期建筑年供冷负荷(kWh);

  EERr——核定期供暖空调系统供暖时系统性能系数;COPb——基准期供暖空调系统供冷时系统性能系数;COPr——核定期供暖空调系统供冷时系统性能系数;

  ηt——以传统能源为热源时的运行效率,采用天然气取0.84、电取0.31;

  Est=·················································

  Est——采取太阳能光伏系统产生的节能量(kgce);ηd——太阳能光伏系统光电转换效率;

  Hai——第i个朝向和倾角采光平面上全年单位面积的总太阳辐射量(MJ/m2);

  Aci——第i个朝向和倾角采光平面上的太阳能电池面积(m2);n——不同朝向和倾角的采光平面总数量。

  其他设备系统进行能效提升时,其节能量核算方式应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建筑能耗时,围护结构、用能设备(系统)参数设置应与建筑能效提升实施前后实际状态一致。

  7.3.1建筑能耗的修正应明确修正边界,修正非能效提升措施引起的能耗变化,保证建筑在基准期和核定期在同一条件下运行。

  7.3.2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前后建筑的使用强度发生改变,当建筑主要能耗影响因素变化超过5%时,应对建筑年能耗进行修正。各类公共建筑主要能耗影响因素包括:

  7.3.3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时,建筑年能耗修正应按公式(22)、公式(23)计算:

  Eb——修正后的基准期能耗(kgce);Eb——基准期能耗(kgce);

  CO=γ1×γ2······················································(3)

  γ1=0.3+0.7····················································

  γ2=0.7+0.3····················································

  Tb——基准期办公建筑年实际使用时间(h/a);Tr——核定期办公建筑年实际使用时间(h/a);

  Sb——基准期实际人均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人员数的比值(m2/人);

  Sr——核定期实际人均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人员数的比值(m2/人)。7.3.5旅店建筑能耗指标修正系数应按公式(27)~公式(29)计算:

  C?=θ1×θ2·······················································(6)

  θ1=0.4+0.6····················································

  θ2=0.5+0.5····················································

  Hb——基准期旅店建筑年实际入住率;Hr——核定期旅店建筑年实际入住率;

  Rb——基准期实际客房区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Rr——核定期实际客房区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

  Cc=δ···························································(9)

  δ=0.3+0.7···················································

  Tb——基准期商场建筑年实际使用时间(h/a);Tr——核定期商场建筑年实际使用时间(h/a);

  7.3.7其他类型公共建筑能耗修正按使用时间、使用特点等因素参考相似功能建筑的能耗修正方法进

  7.3.8能效提升后建筑用水人数明显变化时,应根据核定期用水人数对基准期用水量进行修正。7.3.9当建筑功能局部发生变化时,可按能效提升前后实际用能设备年能耗修正建筑总能耗。

  ×100%···················································

  ×100%··················································

  eC=e+·······················································

  注:1/3.26取值引自《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导则》(2017年)。

  A.1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工作完成后,由核定机构出具核定报告,核定报告真实反映出既有建筑节能措施实施范围、节能技术措施、节能量及节能率。包括但不限于:

  b)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基本情况、节能措施实施范围、改造面积、投资方式、节能技术措施内容及技术概述、改造完成时间等;

  分别列出“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其他系统”等方面的主要改造措施方案。

  我单位依据《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节能量核定技术规程》,通过资料检查、现场核查,客观、公正开展节能量评估工作,如实反映本项目节能改造情况,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1、项目名称、项目地址、建筑信息及单位名称由委托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2、“建筑面积”指改造单位的总建筑面积,“改造面积”指拟实施改造的建筑面积;

  分别列出“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其他系统”等方面的主要改造措施。

  我单位依据《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节能量核定技术规程》,通过资料检查、现场核查,客观、公正开展节能量核定工作,如实反映本项目节能改造情况,并对核定结果负责。

  1、项目名称、项目地址、建筑信息及单位名称由委托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2、“建筑面积”指改造单位的总建筑面积,“改造面积”指实施改造的建筑面积;

  DB 4116T 056—2024传统食品制作技艺 邓城猪蹄.docx

  DB64T 757-2024肉牛全混合日粮(TMR)调制饲喂技术规范.docx

  DB64T 2004-2024全固废胶凝材料道路工程应用技术规范.docx

  DB64T 2005-2024病死畜禽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docx

  DB64T 2008-2024围产期牛主要脾胃失调病中兽医防治技术规程.docx

  门诊护理常规、药品相关知识理论考试卷(N2)20249有答案.docx

  外教社新世纪英专本科生系列(修订版):英语阅读 第1册 PPT课件Unit 4.pptx

  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V5.0-Nov.-2017-英文.pdf

  《高速铁路列车餐饮服务》教学课件—02动车组列车餐吧车的设施设备.ppt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591-87753458
  • · 专业的设计咨询
  • · 精准的解决方案
  • · 灵活的价格调整
  • · 1对1贴心服务
在线留言
回到顶部